吉益猷曰:三阴三阳,皆因形状所名之病名,而非六经之谓也,故终篇称某病,而无称某经者可以知矣。 又有脏气虚寒,脉见沉迟,此阴症中寒也,急宜温经救里。
燥屎谵语者,胸中有邪热,腹中有燥屎,热结在里,下不得泄,上熏心肺,唇焦口燥,脐腹胀满,大便不通,手足时时多汗,此下症谵语也。如有热加黄芩,有涎加半夏。
上条少阳症多,故禁汗;此条太阳症多,故禁下。但里无表,例如四逆汤之治内寒外热,下利清谷,通脉四逆汤之治里寒外热亦然,所谓真寒假热,一于救里是也。
心下胀满,漱水在口,不得下咽者,宜攻下。身热多汗,烦闷喘渴,静则多言,此暑热喘逆,宜清暑汤调益元散。
表邪壅闭者,其人素有积热,外冒表邪,不得发泄,内扰神明,遂使志识昏迷,但见狂妄。阳明病中,复申脉浮而紧,即潮热发作有时者,亦不可早下,仍用太阳施治。
通加川此治太阳风热头痛之方。四君子汤、四物汤(俱见补损门)补中益气汤(方见内伤门)